首页 | 中心概况 | 实验教学 | 实验室开放 | 示范中心申报 | 示范中心验收 | 联系我们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技能学》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9-05-29   浏览:
 

广州医科大学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临床技能学

课程课时: 152

学 分: 4.0

开课单位: 临床技能实验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编印

二〇一七年六月

一、课程简介

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临床技能是医生和医学生的基本功,医学生能否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是衡量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临床技能主要包括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课程总学时数为152学时。分别安排在第五、六、七、十学期实施完成,具体各学期教学内容是结合临床主干课程教学进度来安排的,同时为了加强人文沟通技能的训练,将医学人文、沟通技能等相关内容贯穿学习全过程。

临床技能学(1)安排在第五学期,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物理诊断基本技能、护理学基本技能,学时共44学时,学生通过实验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

临床技能学(2)安排在第六学期,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内科学基本技能、急诊医学基本技能、妇产科学基本技能,学时共40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训练学习。

临床技能学(3)安排在第七学期,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儿科学基本技能、外科学基本技能及动物实验、急诊医学基本技能,共48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训练学习。

临床思维训练(临床技能学(4))安排在毕业临床实习后进行,为临床技能的强化训练与提高。学生通过前3个阶段的临床技能学课程学习及毕业临床实习,已基本掌握各学科临床技能,在这个阶段将通过设计临床场景,利用模拟病人或者标准化病人设计临床案例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达到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及强化医学生的综合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医学生顺利通过临床综合能力多站考试(OSCE)。共20学时,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及以自主学习形式进行实验训练。利用常见急重症情景案例的演示,要求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或按照教学流程的模式演示所设计的情景案例,在模拟患者身上完成各病种要求所有的操作,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评价讨论,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进行知识巩固。通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模拟案例加深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clinical medicine practical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are the basic skills of doctors and medical students. The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is to test whether medical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clinical skills. For medical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include: (1)humanistic medicine practice skillssuch as professional moral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with patients, (2) basic skills:inquiring

,medical recording,physical examination, basic surgical skills, (3) clinical skills:common clinical operational pactice, aseptic skill, interpretation ofelectrocardiogram、imaging and laboratory results, as well as the clinical thinking and comprehensive clinical analysis ability, etc.

Clinical skills teaching contains the total period of 152 hours,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fifth, sixth, seventh, tenth term, respectively.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s of each term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schedule of clinical main cours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medical humanities,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other relevant contents will be covered throughout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1) will be arranged in the fifth semester, the main study contents include the physical diagnosis of basic skills, basic skills of nursing, in total 44 credit hours. Students learn through experimental tra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2) will be arranged in the sixth semester, the main study contents include basic skills of internal medicine, emergency medicine and gynecology, in total 40 credit hours. Students learn through experimental tra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3) will be arranged in the seventh semester, the main study contents include basic skills of pediatrics, srugery, animal experiment and emergency medicine, in total 48 credit hours. Students learn through experimental tra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Clinical Thinking Training (clinical skills learning (4)) is a course with the purpos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students ' clinic skills,whichwill bescheduedafter the internship.Since the students have master some basicclinical practice in all disciplinesin the first three stages of clinic skill trining.At this furtherstage,they will be trained ininclinicintegrative abilitythrough the designed clinical scenario, simulated or standardized patients .All above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be more practiced inbasicclinical skills ,intensifythe clinical thinking andproblem-solving ability,successfullypass theObjective Structure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besides.Thiscurriculum include 20 credit hours,in the form of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 with the guidance of teacher.The process is that students finish all the required skills through therole playing, "standardized patients" orteaching mode,in a designed simulation scene,most of which arecommon acute severe situation cases,then teachers guide other students to evaluate operating process ,and decorate the homework to consolidate knowledge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objective ofthiscurriculum is to let the students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knowledge,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motion,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team work spirit by the designed scenario simulation cases in which thestudents are the protagonist while teachers are just the guiders.

二、学时分配

第五学期:临床技能学(1)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学时

第一篇:物理诊断基本技能

1

人文关怀、沟通技能

实验

1

2

头颈、脊柱、四肢体格检查

实验

3

3

胸部、肺部体格检查

实验

4

4

循环系统体格检查

实验

4

5

异常心肺体格检查

实验

4

6

腹部体格检查

实验

4

7

自主训练

实验

4

8

心电图检查

实验

4

第二篇:护理学基本技能

9

操作前病人沟通技能

1

10

无菌术概论及隔离技术

3

11

吸氧术、吸痰术、置胃管、男(女)病人导尿术

实验

4

12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动脉穿刺

实验

4

13

临床技能学(1)考核

OSCE

4

总计

44

第六学期:临床技能学(2)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学时

第三篇:急诊医学基本技能(一)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1

急诊病人的沟通技能

1

2

急救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实验

3

3

脊柱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实验

4

第四篇:内科学基本技能

实验

4

操作术前病人沟通技能

实验

1

5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

实验

3

6

骨髓穿刺、腰椎穿刺

实验

4

7

四大穿刺训练

实验

4

第五篇:急诊医学基本技能(二)

8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

实验

4

第六篇:妇产科学基本技能

9

与病人沟通技能

1

10

妇科检查及后窟窿穿刺术

实验

3

11

产科检查

实验

4

12

分娩机转和接生

实验

4

13

临床技能学(2)考核

OSCE

4

总计

40

第七学期:临床技能学(3)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学时

第七篇:儿科学基本技能

1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判读

实验

4

2

新生儿复苏

实验

4

3

小儿骨髓穿刺

实验

2

4

婴儿喂养

实验

2

第八篇:外科学基本技能

5

手术病人的沟通技能

1

6

无菌术(洗手、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实验

3

7

外科基本技能1(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剪线)

实验

4

8

外科基本技能2

(手术器械认识、离体器官操作)

实验

4

9

清创术、换药、拆线、乳腺检查、直肠指检

实验

4

10

动物实验

实验

8

11

外科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

4

第九篇:急诊医学基本技能(三)

12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

实验

4

13

临床技能学(3)考核

OSCE

4

总计

48

第十学期:临床技能学(4)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学时

第十篇:临床思维训练

1

内科综合案例训练

案例分析

4

2

外科综合案例训练

案例分析

4

3

妇科综合案例训练(异位妊娠的诊治)

案例分析

4

4

儿科综合案例训练

案例分析

4

5

急救综合场景模拟训练

案例分析

4

总计

20

三、教学要求及目标

(一)知识

第一篇物理诊断基本技能

第一章头颈、脊柱、四肢体格检查

利用体格检查的教学模型、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学生互相操作,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头部、颈部、脊柱、四肢的检查顺序。

2.头部、颈部、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

【熟悉】

1.头颅外部一般检查方法。

2.眼、耳、鼻检查方法。

3.口腔检查:唇、口腔粘膜、牙及牙龈、扁桃体、咽和腭、舌等的检查。

4.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颈部血管、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

5.脊柱、四肢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1)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2)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6.运动功能检查:肌力,肌张力,不随意运动,共济运动。

7.神经反射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及肛门反射。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霍夫曼(Hoffmann)征;阵挛:踝阵挛及髌阵挛。

(3)病理反射:锥体束征:巴彬斯基(Babinski)征及其临床意义相同的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尔登(Gordon)征。

(4)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尼格(Kernig)征、布鲁辛斯基(Brudzinski)征。

【了解】

1.头、颈部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颈部静脉怒张及颈静脉或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3.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

第二章 胸部、肺部体格检查

利用体格检查的教学模型、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学生互相操作,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6学时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部及肺部的应用。通过互相检查,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熟悉】

胸部、肺部的正常及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廓:正常及病态的胸廓。

3.乳房检查。

4.肺部的检查:

视诊:肺叶在体表的投影,呼吸的类型、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触诊: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胸膜摩擦感。

叩诊:叩诊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间接与直接叩诊法,重叩诊与轻叩诊法。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

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及其临床意义。

听诊:

(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特点及分布。

(2)病理性呼吸音及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及呼气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性呼吸音。

(3)啰音的发生机理、分类、特点及临床意义。湿性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捻发音。干性啰音:哨笛音、鼾音。

(4)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5)语音共振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

第三章循环系统体格检查

利用体格检查的教学模型、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学生互相操作,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6学时

【掌握】

1.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鉴别要点。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2.正确掌握心脏杂音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3.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

【熟悉】

1.心脏各种震颤的临床意义,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2.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

3.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及心房颤动)。

4.脉搏检查方法及周围血管征。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心血管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心功能不全、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等)。

第四章 腹部体格检查

利用体格检查的教学模型、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学生互相操作,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触诊):

(1)视诊: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和蠕动波;皮肤及其它

(2)触诊: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脏器、腹部包块的触诊、液波震颤、振水音。

(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

(4)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

【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临床意义。

【了解】

1.了解腹部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2.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腹膜炎等)。

第五章心电图检查

利用心电图机、教学模型和多媒体,通过学生操作(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之间的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

2.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像,正常值。

【熟悉】

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1)左、右房、室肥大。

(2)期前收缩。

(3)心房颤动。

(4)房室传导阻滞。

(5)异位性心动过速。

(6)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第二篇 护理学基本技能

第一章无菌术概论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3学时

第一节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掌握】

1.基本概念:清洁、消毒、灭菌等。

2.消毒灭菌的方法。

3.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熟悉】

1.消毒、灭菌方法的分类及选择原则。

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用法、注意事项。

【了解】

1.院内感染的危害。

2.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内容。

第二节手卫生

【掌握】

1.洗手技术及手的消毒。

2.基本概念: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

3.洗手目的、洗手步骤及注意事项。

【熟悉】

1. 手卫生的管理。

2. 手卫生设施。

【了解】外科手消毒。

第三节无菌技术

【掌握】

1.基本概念:无菌技术、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

2.无菌技术操作的目的、准备。

3.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4.无菌技术中使用无菌持物钳法、使用无菌容器法、使用无菌包法、铺无菌盘法、倒取无菌溶液法、戴脱无菌手套法的实施方法。

第二章隔离技术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1学时

【掌握】

1.基本概念:隔离、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缓冲间、负压病区、标准预防。

2.隔离的原则、种类及措施。

3.隔离技术中穿脱隔离衣、穿脱防护服的实施方法。

【熟悉】

1.隔离的目的、工作区的划分、隔离单位的准备。

2.隔离技术中帽子、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避污纸、鞋套、防水围裙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吸氧术、吸痰术、置胃管、男(女)病人导尿术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吸氧术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正确换算氧浓度和氧流量。

2.负压吸痰术(鼻腔、人工气道)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拍背排痰技术。

3.胃管置入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确认胃管插入胃内的三种方法(看、听、抽);胃管误入气道或其他原因造成插入不畅时的处理方法。

4.男(女)病人导尿术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

【熟悉】

1.吸氧术的适应证;注意事项。

2.负压吸痰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可能的并发症(吸入性肺炎、低氧血症、黏膜损伤、支气管收缩/支气管痉挛、颅内压升高、高血压或低血压、心率失常),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

3.胃管置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胃管插入长度(成人及儿童)及量度方法。

4.导尿术的适应症;无菌操作技术原则;导尿术的注意事项。

5.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操作时与患者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氧气吸入的意义;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计算公式。

2.吸痰术相关知识:气管与食管的解剖特点、痰液粘稠度的区分、稀释痰液方法。

3.胃管置入的目的。

4.导尿术的目的;男、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男性尿道的两个弯曲、三个狭窄)。

第四章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穿刺、动脉穿刺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护理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皮试液的配置;皮内注射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

2.皮下注射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

3.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

4.静脉穿刺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

5.动脉穿刺的操作方法、步骤和要点。

【熟悉】

1.各项护理基本操作的查对制度;无菌注射原则;各项评估(患者评估、环境评估、用物和药物评估、操作者自我评估)。

2.皮内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3.皮下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4.肌肉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5.静脉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静脉采血后,血液标本的收集与送检;医疗废物处理的原则。

6.动脉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可能的并发症(穿刺部位出血、血栓形成、手掌缺血、感染),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动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了解】

1.皮内注射的目的。

2.皮下注射的目的。

3.肌肉注射的目的。

4.静脉穿刺的目的。

5.血气分析的影响因素;相关知识:Allen试验、腹股沟三角及股动脉解剖特点。

第三篇急诊医学基本技能(一)

创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第一章 急救止血包扎、骨折固定

利用教学模型或学生之间的相互操作训练,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案例,将操作设置为双人或三人之间的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创伤患者全身检伤顺序A(气道)B(呼吸)C(血液循环)D(中枢神经功能)

, E(展露身体)。

2.创伤(尤其是院前)急救的原则,伤口处理的原则。

3.止血术的操作方法:直接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间

接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橡胶止血带止血法)。

4.包扎术的操作方法:绷带环形包扎法、绷带螺旋形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

跨关节“8”字包扎法、三角巾头部帽式包扎法。

5.固定术的操作方法:前臂骨折固定法、小腿骨折固定法、股骨骨折固定法、

三角巾悬吊固定法、下肢骨折自体固定法。

【熟悉】

1.指压止血法注意事项。

2.止血带止血法注意事项。

3.包扎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5.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

【了解】

1.填塞止血法(直接止血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卡扣式止血带、充气式止血带、旋压式止血带(三种间接止血法)的操作方

法。

3.特殊伤情的包扎、固定方法:脑膨出包扎法、肠管逸出的包扎、异物刺入头

部的包扎、异物刺入体内的固定。

第二脊柱损伤的固定与搬运

利用教学模型或学生之间的相互操作训练,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案例,将操作设置为三人或三人以上之间的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创伤患者全身检伤顺序A(气道)B(呼吸)C(血液循环)D(中枢神经功能)E(展露身体)。

2.固定颈椎的手法:头锁、胸锁、胸背锁、双肩锁、头肩锁。

3.颈部固定器的操作方法。

4.头部固定器的操作方法。

5.脊柱固定板的操作方法。

【熟悉】

1.脊柱损伤的诊断依据。

2.脊柱损伤的处理原则。

3.徒手搬运的方法:搀扶、抱持法、拖行法、背驮法、搭椅式、拉车法。

4.危重伤员搬运的注意事项。

5.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

【了解】

1.搬运工具的选择:多变位自动上车担架、楼梯担架、铲式担架、真空担架。

2.器械搬运的方法。

第四篇 内科学基本技能

第一章胸腔穿刺、腹腔穿刺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之间的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熟悉】

1.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的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3.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操作时与患者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鼓励在技能操作中多应用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

第二章骨髓穿刺、腰椎穿刺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之间的配合,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方法。

【熟悉】

1.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2.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了解】鼓励在技能操作中多应用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

第五篇急诊医学基本技能(二)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案例,将操作设置为单人操作及双人之间的配合,双人间的配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心脏骤停的识别与评估要点。

2.心脏骤停的处理原则(五个生存链环)与抢救流程。

3.现场心肺复苏术(单人、双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口对口

人工呼吸、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4.除颤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熟悉】

1.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要点。

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3.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操作时与患者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成人、儿童和婴儿BLS中关键要素的比较。

2.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操作要点(脑卒中、低温、溺水、电击、怀孕)。

第六篇 妇产科学基本技能

第一章 妇科检查及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利用妇产科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妇科检查:

【掌握】

1. 强调尊重患者隐私,重视技能操作时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2. 妇科检查的目的。

【熟悉】熟悉妇科检查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了解】双合诊、三合诊及妇科肛查的临床意义。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掌握】

1. 强调尊重患者隐私,重视技能操作时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2.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的目的。

3.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的适应证

【熟悉】熟悉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章 产前检查

利用妇产科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 掌握产科四步触诊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骨盆外测量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阴道检查的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熟悉】

熟悉妊娠各期产前检查的内容。

【了解】

1.了解围产期保健的重要意义及检查内容。

2.了解遗传咨询、遗传筛查及产前诊断。

3.了解电子胎心监护仪及产科超声的应用。

第三章 正常分娩接生

鼓励在技能操作中多应用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3人之间的配合,尤其是以3人或以上的团队综合训练最为重要,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 掌握影响分娩的四要素。

2. 掌握先兆临产及临产诊断,总产程及产程分期。

3. 新生儿阿氏评分和基本护理。

【熟悉】

1.熟悉枕前位的分娩机转。

2.熟悉分娩临床过程及其处理,尤其第三产程的处理。

第七篇 儿科学基本技能

第一章 儿童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及判读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坐高(顶臀长)、头围、前囟门、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的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和估算方法、异常的病理意义。

2.小儿骨骼发育特点,主要是前囟、后囟、头围、牙齿的发育。

【熟悉】

1.体格生长评价方法。

2.操作时与患儿家属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第二章 新生儿复苏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案例,将操作设置为团队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新生儿复苏的ABCDE方案。

2.复苏气囊和面罩的实验方法,T-组合复苏器使用方法。

3.气管插管的指征、方法。

4.心脏按压的指征、方法。

【熟悉】

1.复苏器械准备。

2.复苏流程(评估-决策-措施)。

【了解】

1.新生儿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2.复苏后的监护与转运。

第三章 小儿骨髓穿刺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2学时

【掌握】

1.小儿骨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小儿骨穿常用的穿刺点选择(胫骨穿刺点、胸骨穿刺点、腰椎棘突穿刺点)。

3.小儿胫骨骨穿的操作方法。

【熟悉】

1.骨髓涂片的方法。

2.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小儿骨穿术后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婴儿喂养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2学时

【掌握】

1.婴儿喂养公式。

2.婴儿喂养奶品配制方法和步骤。

【熟悉】

1.婴儿奶具的使用。

2.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辅食的添加原则。

第八篇 外科学基本技能

第一章无菌术(洗手、消毒、铺巾、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基本检查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无菌术概念和內容。

2.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3.病人常见切口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

4.强化无菌观念,能明确辨别在操作过程中的清洁、消毒、灭菌区域及物品。

5.养成医护之间互相配合的习惯。

【熟悉】

1.常用的无菌法和消毒法。

2.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了解】

1.手术室的管理。

2.利用网络查阅洗手、消毒、铺巾的新观点、新产品。

第二章外科基本技能1(切开、分离、止血、结扎、缝合、剪线)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外科切开的常用方法及基本要求。

2.止血钳止血的方法。

3.外科手术中持针钳的握法。

4.单手方结打法及使用持针钳打结方法,打结速度达到每分钟20个方结。

5.外科常用的缝合方法,能在30秒内完成一种缝合方法。

6.常用剪线方法。

【熟悉】

1.打结时的注意事项及技巧。

2.缝合时的注意事项。

3.不同层次方结的剪线方法。

4.不同的手术刀握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

5.组织分离的方法、步骤和要点,强调操作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6.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操作时与患者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手术中器械的传递方法,养成医护之间的配合习惯。

2.外科结的打法。

3.结扣的种类。

4.皮肤缝合的不同方法。

5.利用网络查阅止血、缝合、结扎的新方法、新产品。

第三章外科基本技能2(手术器械认识、离体器官操作)

利用教学模型,设置情景案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外科常用器械的名称、分类及握持或使用方法,特别是刀、剪、血管钳、手术镊、持针钳、拉钩、缝针和缝线。

2.在离体器官上完成切开、分离、缝合的手术操作,强调操作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操作过程以患者利益为上,保护患者隐私。

3.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操作时与患者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熟悉】

1.双手持械进行组织缝合操作的技巧。

2.使用不同打结方法吻合肠道前后壁。

3.使用合适的针线对不同层次进行缝合。

【了解】利用网络查阅新的器械、缝线,医用机器人辅助的手术操作。

第四章清创术、换药、拆线、乳腺检查、直肠指检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强化学生对伤口清创、换药、拆线以及乳腺检查、直肠指检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对不同伤口清创的原则,消毒液的选择原则。

2.各类伤口换药的无菌原则、操作方法和步骤。

3.不同部位伤口拆线的时间、无菌原则和操作方法。

4.乳腺检查手法和步骤。

5.直肠指检手法和步骤。

6.强调尊重患者隐私,重视技能操作时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7.树立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观念,强调保证生命安全下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基于后续治疗考虑在清创过程中的取舍。

【熟悉】

1.各种类型伤口的换药方法。

2.伤口愈合情况的判断方法,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3.换药常用的药物。

4.乳腺检查时肿物性质的判断方法

5.直肠指检时患者采取的体位。

【了解】

1.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养成整体的治疗观念。

2.如何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调整拆线时间和方法。

3.直肠肿物与盆腔器官的关系。

4.利用网络查找目前创面处理及促进愈合的新技术和新观点

第五章动物实验

利用活体动物模型,设置情景案例,通过学生操作强化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规范手法,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8学时

【掌握】

1.手术基本功(切开、分离、结扎、缝合等)。

2.初步掌握剖腹术、阑尾切除术、胃肠穿修补术、小肠部分切除肠肠端端吻合术、胃肠侧侧吻合术及静脉切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3.整个实验过程强调操作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操作过程以患者利益为上,保护患者隐私,培养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的责任感。

【熟悉】

1.常用手术器械如刀、剪、镊、钳、针的正确选择及使用方法。

2.使用不同打结方法对不同部位组织进行结扎。

3.使用合适的针线对不同层次进行缝合。

【了解】

1.动物腹腔内麻醉的方法。

2.主刀、助手及护士之间的配合方法。

第九篇急诊医学基本技能(三)

第一章 成人气管插管(经口)

利用教学模型,通过学生操作与示教结合(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案例,将操作设置为双人之间的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掌握】

1.气管内插管的适应证、禁忌症。

2.气管内插管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尤其注意喉镜的用力方向、确定导管是否在

气管内的方法)。

【熟悉】

1.呼吸急症的临床表现。

2.呼吸道相关解剖。

3.气管内插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了解】

1.人工气道的分类(有创和无创、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上和下人工气道)。

2.特殊方法的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视喉镜气管插管、逆行气管插管。

3.外科气道管理技术: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切开术。

4.转运呼吸机的使用(连接管道、调节参数、开机运行、连接病人)。

第十篇临床思维训练

第一章 内科综合案例训练

通过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3人之间的配合,尤其是以3人或以上的团队综合训练最为重要,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内科常见病/急重症综合案例的处理

【掌握】

1.掌握ABCDE初级评估,能正确演示。

2.掌握ABCDE二度评估的应用,能正确演示。

3.掌握呼吸道、有效通气的高级管理技术,持续胸外按压,合理静脉药物治疗。

4.掌握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和合理治疗。

5.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

6.掌握心电图机的正确操作和几种异常心电图特征

7.掌握常规实验室检查

【熟悉】

1.熟悉正确建立静脉通道技术,以运送液体和药物。

2.熟悉药物正确剂量和正确使用顺序。

3.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了解当外周通道不能立即建立时,IQ的正确建立。

2.了解安全用电原则。

3.提供多种可行干预方案,在小组中表现出领导能力。

4.遵循局部治疗准则。

5.了解特殊情况的病史问诊技巧。

第二章外科综合案例训练

通过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3人之间的配合,尤其是以3人或以上的团队综合训练最为重要,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外科常见病/急重症综合案例的处理

【掌握】

1.掌握ABCDE初级评估,能正确演示。

2.掌握ABCDE二度评估的应用,能正确演示。

3.掌握呼吸道、有效通气的高级管理技术,持续胸外按压,合理静脉药物治疗。

4.掌握外科常见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和合理治疗。

5.掌握外科基本技能操作技术(无菌术、清创缝合术、腹腔穿刺、胸腔穿刺、腰椎穿刺)的规范手法,并正确演示

6.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

【熟悉】

1.熟悉外科常见病急症救治原则和手术指征。

2.掌握常规实验室检查、X线片阅片

3.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提供多种可行干预方案,在小组中表现出领导能力。

2.遵循局部治疗准则。

3.了解特殊情况的病史问诊技巧。

第三章妇科综合案例训练

通过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3人之间的配合,尤其是以3人或以上的团队综合训练最为重要,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异位妊娠综合案例的处理

【掌握】

1.掌握异位妊娠的诊断及临床表现。

2.掌握异位妊娠的处理原则。

3.掌握异位妊娠急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演示妇科检查的步骤和方法。

5.正确演示后穹窿穿刺的正确操作。

6.掌握妇科常规实验室检查、超声诊断。

【熟悉】

1.熟悉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提供多种可行干预方案,在小组中表现出领导能力。

2.遵循局部治疗准则。

3.了解特殊情况的病史问诊技巧。

第四章儿科综合案例

通过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3人之间的配合,尤其是以3人或以上的团队综合训练最为重要,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儿科常见病/急重症综合案例的处理

【掌握】

1.掌握儿科体格检查内容和规范手法,并正确演示。

2.掌握儿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和合理治疗。

3.掌握体格生长指标测量与判读。

4.掌握儿科常见病急症救治原则。

5.掌握新生儿复苏的ABCDE方案。

6.掌握儿科基本技能操作(气管内插管、骨髓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手法,并正确演示。

【熟悉】

1.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2.强调尊重患者隐私,重视技能操作时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了解】

1.提供多种可行干预方案,在小组中表现出领导能力。

2.遵循局部治疗准则。

3.了解特殊情况的病史问诊技巧。

第五章 急诊综合案例

通过全程情境模拟教学法,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和考核。教师可以将操作设置为单人、双人、3人之间的配合,尤其是以3人或以上的团队综合训练最为重要,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学时:4学时

教学内容:失血性休克综合案例处理

【掌握】

1.掌握ABCDE初级评估,能正确演示。

2.掌握ABCDE二度评估的应用,能正确演示。

3.掌握呼吸道、有效通气的高级管理技术,持续胸外按压,合理静脉药物治疗。

4.掌握创伤(尤其是院前)急救的原则,伤口处理的原则。

5.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和规范手法。

6.掌握气管内插管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7.掌握诊断和管理低血容量性休克。

【熟悉】

1.熟悉正确建立静脉通道技术,以运送液体和药物。

2.熟悉为重伤员搬运的注意事项。

3.熟悉药物正确剂量和正确使用顺序。

4.医疗活动中的言语性和非言语性沟通技巧,体现医学人文关怀。

5.领导复苏抢救小组开展工作,提供多种可行的干预措施。

6.在复苏工作中考虑团队之间的配合,把工作安排给合适的成员。

【了解】

1.遵循局部治疗准则。

2.了解特殊情况的病史问诊技巧。

(二)能力素质

通过前3个阶段的临床技能学课程学习,使医学生熟练掌握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和医患沟通技巧等人文技能,问诊和病历书写、全身体格检查、外科手术学基本技能、临床常用操作技术、无菌术、判读心电图、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技能,以及临床思维及综合临床分析能力等。

通过在临床实习后进行的第4阶段的临床技能的强化训练与提高,进一步使医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同时强化其综合临床思维和临床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有助于医学生顺利通过临床综合能力多站考试(OSCE)。

四、评价与考核

1.形成性评价设计

内容

反馈时间

反馈方式

备注

随堂小测

随堂反馈

教师批改、讲评

课后作业

下节课前反馈

教师批改、讲评

教师评价

实验过程中

书面评语

2.成绩评定

所占比例

平时成绩

实验考勤

5%

随堂小测

15%

课后作业

30%

期末成绩

OSCE

50%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100%

五、推荐教材与教学资源

推荐教材

1.桂庆军 王汉群主编:《临床基本技能学》,科学出版社,2011年

2.万学红主编:《诊断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陈红主编:《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4.《儿科学》 第八版 王卫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5.《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七版 胡亚美、江载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6.《小儿内科学》 吴梓梁主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7.《实用新生儿学》 第四版 邵肖梅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8.《儿科学》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 陈树宝主编 科学出版社

9.《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edition)(Behrman,Kliegman,Jenson)

10.《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 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1.《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实用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 关训良 王庭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3.《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 张树基 罗明绮 科学出版社

14.《临床生化检验》 王继贵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5.《临床心电图学》 黄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6.《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 Lawrence M. Tierney, Jr第三十九版 王德炳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7.《医学人, 文素质教育导论》 张新华 张天成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文献及书目

1.《实用内科学》 陈灏珠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实用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 关训良 王庭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 张树基 罗明绮 科学出版社

4.《临床生化检验》 王继贵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临床心电图学》 黄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6.《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 Lawrence M. Tierney, Jr第三十九版 王德炳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7.《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导论》 张新华 张天成 人民卫生出版社

8.《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五版 邝贺龄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9.《急诊医学》 罗学宏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教程》王庭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外科学》第八版 陈孝平、汪建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12.《实用妇产科学》(第3版)华克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3.《妇产科学》(第3版)沈铿 马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相关参考网站

1.广州医科大学诊断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10.38.57.227/jpkc/08_gj_zdx/Course/Index.htm

2.广州医科大学云课堂-诊断学http://ykt.gzhmu.edu.cn/course/show/60027/detail

3.中山大学临床技能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zssom.sysu.edu.cn/msc/Skill/Index.aspx

4.中南大学临床技能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750.html

5.南华大学临床技能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4001.html

6.中国急救网http://www.emss.cn/

7.http://www.aap.org/

http://www.ncbi.nlm.nih.gov/

8.广州医科大学图书馆http://lib.gzhmu.edu.cn/

9.广州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210.38.57.227/

10.广州医科大学云课堂-妇产科学http://ykt.gzhmu.edu.cn/course/show/list/all

©1958-

 广州医科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地址: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电话:020-81340617  邮编:510182